小貝最近和很多圈內朋友聊天的時候,都會發(fā)現一個共同的問題:網站PR起來了,盈利模式自認為也想好了,但最后就是找終端用戶收費難。這也就是為什么現在廣告站,廣告聯盟大行其道的原因,因為找終端用戶收不到錢,站長們只能被迫開始拼命的整流量,然后瘋狂掛廣告位,向企業(yè)收取費用了。那么網絡營銷中,為什么就找用戶收費那么困難呢?或者說通過網站的形式怎么就那么難讓老百姓掏錢呢?小貝在自己公司的網站運營中,也深深的體會到了這一點,那么這一切的原因在哪里呢?
1.國內用戶的網絡付費習慣需要培養(yǎng)。目前大家都天天在說網絡營銷,但看看那些真正盈利是通過終端用戶的網站,基本都是電子商務型,例如網上商城,購物網店等,典型的就是京東和淘寶。其余的絕大部分網站盈利,都是通過廣告。而電子商務型的網站,它的本質仍然是實物,買的是實體產品,唯一的區(qū)別只是將產品從實體店面鋪到了互聯網上。這對于中國網民的消費習慣其實是很符合的,“一分錢一分貨”的理念在網絡購物中也得到了真實再現。但網絡營銷的特點在于其產品多元化,并非局限于實體產品,更多在于服務,信息的服務,功能產品的服務,這些非實體的產品,對終端用戶來講是陌生的,他們潛意識里會考慮這筆錢是否值得投入,(因為買的不是實體產品,而是一些看不見摸不著的虛擬東東),他們需要更多的時間去考慮,去觀察。尤其是現在網絡詐騙更加使得其對于網絡的投資非常的謹慎。
2.互聯網的超強可復制,可替代性。例如目前大家熟知的四大門戶,所有功能你有的我也有,我有的你也不缺。唯一的區(qū)別就是你這塊用戶粘度高點,我那塊用戶粘度高點。這是互聯網的一把雙刃劍,它可以讓一個無名小站慢慢山寨成功(例如最近火爆國內的團購網,典型的將美國groupon山寨了一把),也可以讓一個大型網站慢慢落寞(例如最近著名SNS網站360圈宣告破產)。這就需要做站的人花心思了,怎么樣能夠做出自己的競爭壁壘,做出不可替代性,做出不可超越性。坦率說,很難,但是做網絡營銷,就必須往這方面下工夫,不然很難有起色。
網絡營銷,是大家都關心的話題,也是很花心思和創(chuàng)意的話題。它的瓶頸在于中國的國情,和互聯網的特性。在這兩點上下文章,多將自己看做終端消費者,如果自己都愿意為這個網站花費了,那基本就算是成功一半了。
更多文章請到小貝網絡推廣博客查看:http://www.yogool.com.cn
推一推網絡營銷微博客群:70187908 ,歡迎加入交流,小貝系藍色烽火團隊成員。
